close


卧病在床的孫子譚樂樂
八旬老人孫菊花
  用親情演繹人間大愛
  7月的運城,驕陽似火,高溫炙烤著故絳大地。
  橫水鎮山底坡村,運城市絳縣最西南的一個小山村,八旬老人孫菊花,看著家裡堆滿的新鮮蔬菜、水果,還有民警為孫子送來的新輪椅,熱淚盈眶。
  7月13日,橫水鎮派出所民警再次來到山底坡幫扶對象孫菊花家,得知孫老太的孫子譚樂樂發燒,很嚴重,第二天一大早,所長柴軍便聯繫好醫生,趕到山底坡為譚樂樂治病拿藥,還把在縣殘聯爭取的免費輪椅送到了老人家中。
  在民警的幫助下,樂樂坐上了輪椅。卧病在床16年,他第一次坐了起來,見到了湛藍的天空和陽光。
  7月21日,柴軍放心不下譚樂樂的病情,安排民警前往其家中探望,記者跟隨採訪。
  人有旦夕禍福
  山底坡,村裡有點辦法的都搬下了山,蓋起了新房,山上僅剩下3戶人家。
  山坡上,一人高的土牆圍起了簡陋的小院,兩孔土窯,老人和孫子譚樂樂就住在其中一孔窯中。窯里盤著一個土炕,炕頭上斜靠著一根硃紅色的拐杖。12寸的小電視機是家中唯一的電器,一口一米多高的水缸矗在角落裡。由於家裡不通自來水,吃水還要到三公裡外的西坡底去挑。窯口,架著一個泥糊的爐子,老人在這裡生火做飯。門外五六米遠,是一眼看不到邊的深溝。
  1998年9月28日,譚樂樂玩耍中不慎誤食了有毒物品,渾身抽搐。當時,樂樂的媽媽以為是癲癇,直到同時中毒的女孩家人前來說明情況,才匆忙將孩子送往醫院,但錯過了最佳治療時間,雖保住了性命,但樂樂從此完全失去了生活能力,卧床不起。
  第二年,樂樂的母親無法接受兒子變成植物人的殘酷事實,抑鬱而終。
  災難陡然降臨,一家人終歸還要生活。
  由於還有一個大樂樂十歲的兒子要撫養,譚樂樂的父親選擇了外出打工,隔三差五回來看看孫老太和樂樂。從此,卧病在床的樂樂吃喝拉撒全由爺爺奶奶照顧。面對巨大的拖累,大家都勸孫老太放棄吧,都說她傻,老人只平靜地回答:“這是我的孫兒,我不能放棄。”
  這一守,就是16年。
  2011年入夏,老兩口帶著孫子樂樂回到了山底坡上的簡陋小院,祖孫三人相依為命。不久,老伴兒駕鶴西去,只剩下孫菊花獨自一人照顧孫子。
  記者看到,眼前的樂樂,因常年卧床,脊背已變形,手腳不停地發抖。孫老太說,孫子最愛吃面,每天中午,她總是早早做好一碗麵條,一口一口耐心地喂給他吃。孫子渴了,她就用勺子一勺勺舀給他喝。怕孫子躺在床上身體不舒服,老人就經常用溫水毛巾為他擦洗身子,卧床16年的孩子,身上居然沒有一處褥瘡。
  如今,頭髮花白的孫菊花腿腳已不太靈便,炕頭上的拐杖漸漸占據了她的生活。但老人仍舊盡自己最大的努力撫養著孫子,用她羸弱的肩膀為孫子撐起了一片天空,詮釋著世間最偉大無私的愛。
  記者問她:您後悔嗎?
  老人搖頭,笑笑:“不,後悔啥?”
  幸好遇到好人
  今年4月,橫水鎮派出所副所長裴軍教在山底坡村走訪時,瞭解到孫菊花含辛茹苦16年與卧床不起的孫子譚樂樂相依為命的情況後,立即向所長柴軍彙報。
  柴軍聽完彙報後,當即聯繫山底坡村幹部召開會議,核實孫菊花的實際情況,當天就制定出了具體的幫扶措施:將譚樂樂作為派出所長期幫扶對象,每月由責任區民警上門送水兩次、派出所領導與村幹部走訪一次;如果責任區民警有調動,接任民警繼續幫扶;農忙時節,大家幫助老人乾農活,同時協調民政部門幫助老人辦理低保,減輕家庭負擔。
  孫菊花老人的情況,牽掛著橫水鎮派出所民警的心。
  自從結為幫扶對象以來,柴軍堅持每月兩次上門走訪幫扶。知道他們吃水困難,責任區民警每隔半個月都會拎上兩大塑料桶水送到老人家裡,並送些時令蔬菜、水果;耕種時節,民警又為老人送去玉米種子……無論烈日炎炎、颳風下雨,民警們的愛心總能及時送到。“也沒有特別計算著日子,想著該上來就上來了。老人的事兒我們都記掛在心上,有時候路過出警,我們順道也會上來看看她。”責任區民警副所長裴軍教說。
  從派出所到孫菊花家,來回四十多里的路程,派出所民警不喊累、不叫苦,堅定地走了下來。“我們只是在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幫助孫菊花老人,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。老人年事已高,祖孫兩人以後的生活困難會越來越多。如果能有社會福利機構接收他們,幫助他們,也許會更好。”柴軍說。
  愛心期待延續
  對於派出所及村幹部的熱心幫助,老人充滿感恩,她總是不停地說著“謝謝”。
  雖然已八旬,為了孫子,孫菊花老人也在不斷地學習,她學會了用手機,還會用聽戲機,隨時打開電視讓孫子看,希望他的身體能有所恢復。
  記者採訪時,老人的五女兒正好來看望母親和侄兒。說起一家人十多年的生活,姑姑眼中滿溢著淚水。
  在她的多方奔走下,孫菊花老人在2013年拿到了早該拿到的烈士子女證,但孫老太並沒有在意這些,她想得最多的是如何照顧好孫子。去年在電視上看到了有關器官捐獻的報道後,孫菊花老人仔細斟酌後決定,在孫子離開後,要將身體器官捐獻給社會。
  老人說,孫子一輩子沒能成為一個健全的人,但他的器官還好,如果能夠幫助有需要的人,也是孩子生命的一種延續。“他還年輕,用了他器官的人也一定能夠越活越年輕,哪怕只是器官存在著,我也能感覺到就像是我的孩子還沒有離開一樣啊。”
  老人不識字,懂得的道理也並不多,但她朴實的話語,感動了在場的每一個人。
  本報記者 李 娟 通訊員 喬小飛 文/圖
  記者手記:
  16年含辛茹苦,5800多個日夜的默默付出,孫菊花老人清貧的家境讓人心酸。但她堅強的意志,她對孫子譚樂樂不離不棄的大愛,讓我們動容。但,擺在我們面前的現實是,孫菊花老人年已八旬,本該安享晚年的她,卻在獨自撐起這個風雨飄搖的家。我們希望社會上的愛心人士或福利機構,能夠幫助這個苦難的家,讓愛心繼續傳遞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bh02bhwwlv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